返回首頁

最簡單茶葉制作(最簡單茶葉制作視頻)

來源:www.querycost.com???時間:2022-12-01 21:25???點擊:59??編輯:admin???手機版

1. 最簡單茶葉制作視頻

做茶葉視頻最好配的就是高雅,溫柔。的曲調為主。

2. 自制茶葉最簡單做法

酸茶的做法包括如下步驟:

1)取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、無梗雜以及無露水的芽葉;

2)鍋炒殺青;

殺青鍋溫210-220℃,鍋溫先高后低;每鍋投葉1-1.5公斤,先燜后抖,抖燜結合,多抖少燜均勻翻炒;

3)揉捻:

手工揉捻,兩手交替向前推揉,用力均勻,茶汁外溢,條形緊實為適度;機械揉捻,裝葉量要適宜,揉時20-25分鐘,茶汁粘附葉面,手摸有沾手的感覺即可;

揉捻結束后,應速解塊,及時晾曬;

4)干燥:在日光下晾曬干燥,干茶含水量約為6%;

5)回水:按照干茶重量,以1:1的比例加入純凈飲用水,翻拌均勻,擺放10-12小時,使茶葉充分回潮;

6)裝罐密封:把茶坯裝入陶罐或不銹鋼密封罐中,分層壓實,密封;

7)低溫發(fā)酵:把裝茶密封罐置于8-10℃的環(huán)境中貯藏120-130天,使其內含成分緩慢轉化、變化,開罐散發(fā)果酸味,茶坯入口有清酸味即可岀罐;

8)裝罐密封:把茶坯裝入陶罐中,分層壓實,密封;

9)高溫提味:在20-36℃的環(huán)境中貯藏15-20天,往復兩次,開罐果酸味濃郁,入口酸爽、甘甜,余味綿長即為適度;

10)干燥:在日光下晾曬干燥,使其干茶含水量<6%;

11)揀剔:揀除雜質、莖梗、黃片;

12)篩分:用2號篩除去碎、片、末,篩頭為正茶,篩底為副茶;

13)拼配:把各批次的正茶拼配混勻即可包裝;

3. 最簡單茶葉制作視頻大全

古人云:“茶宜凈室,曲宜古韻”。人飲茶時伴以音樂,茶與音樂相得益彰,達到了精神品飲和藝術享受,無疑是一種高雅的精神享受。我國音樂起源甚古,可以追溯到遠古的炎黃時期,流傳至今的古曲甚多,如《陽關三疊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萍沙落雁》、《高山流水》《霓裳羽衣》、《仙家樂》、《春江花月夜》、《蕉窗夜雨》等,曲調優(yōu)美,歡樂輕快,優(yōu)美恬靜,悠揚縹緲,在品茶過程中用古曲音樂來營造意境,通過音樂的烘托、渲染,把人帶入了神秘的空靈世界,清風明月、山川云霧,醉在樂中,有陶冶茶人情操之功效。

4. 最簡單茶葉制作視頻教學

茶文化之鳳凰單叢茶的制作工序

中國茶源地理

2017年02月23日 · 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

鳳凰單叢,也稱鳳凰茶,是烏龍茶的一種。

鳳凰山位于廣東省潮安北部山區(qū)的鳳凰鎮(zhèn),鳳凰茶因山而得名,茶樹被單株采收,單叢制作,這株茶樹就稱單叢茶樹,所采制的茶葉就稱為單叢茶。

其外形條索粗壯,勻整挺直,色澤黃褐,油潤有光,濃醇鮮爽,潤喉回甘的鳳凰單叢茶。其制作過程是采青一曬青一晾青一搖青一做青一殺青一揉捻一烘焙8道工序。

采青

適時采摘、人工采摘是制作單叢茶的基礎。以芽梢停止生長后的嫩梢為原料。采青時機需把握好,過嫩采摘,鮮葉內含物不足,會導致制成的茶葉香氣不高且滋味苦澀。而過老采摘會因葉細胞老化,纖維素增加,基質淀粉、胡蘿卜素和脂類顆粒等內含物減少,制成干茶外形粗松無光澤,浸出物少,茶湯呈清淡狀態(tài)且不耐沖泡。

適時采摘

人工采摘

曬青

曬青作用是利用光能和熱能促進葉片水分蒸發(fā),使鮮葉在短時間內失水,以提高鮮葉細胞基質濃度,時間一般為下午3時至5時,氣溫22—28℃為宜使茶葉曬青過程中最適宜的陽光、溫度,使茶葉水分散去,使用竹篩曬青,保證鮮葉的干凈、衛(wèi)生。

干凈、衛(wèi)生

竹篩曬青

晾青

晾青一般時間在下午5時至6時,將曬好鮮葉移入晾青房,散發(fā)鮮葉熱氣,降低鮮葉溫度,散發(fā)一部分水分。晾青是曬青的補充,降低鮮葉葉溫的同時,平衡鮮葉內部水分。

通風干燥

散發(fā)鮮葉熱氣

搖青

搖青和做手靜置兩個反復交替進行的工序,是形成單叢茶色,香、味的關鍵過程,也是單叢茶初制中最復雜、最細致的工序體現。要求遵循重曬輕搖,輕曬重搖和先輕后重的原則,具體做法是搖青一一手持水篩作回旋與上下轉動,葉梢在篩面作圓周旋轉與上下跳動、葉與篩面、葉與葉之間不斷碰撞磨擦。數先少后多,先輕后重;靜置時間的控制則要遵循先短后長,便發(fā)酵程度逐漸加深的原則。

重曬輕搖

先輕后重

發(fā)酵

凌晨3時至次日8時。根據不同品種、天氣、氣溫等條件,使用傳統(tǒng)烏龍茶半發(fā)酵工藝。從第四次至第六次,每次做青間隔時間應控制在2——2.5小時,葉溫控制在30——35℃之間,室溫也應相應提高,操作時應采取搖青稍長結合做手稍重的方式,再厚放、實堆,達到發(fā)酵吐香。

鳳凰單叢由于品種 (系)多,葉片形態(tài)各異,葉色和內含物也相應不同,做青發(fā)酵過程必須分別對待,還要根據氣候條件,茶青老嫩,曬青程度等等多變因素加以靈活掌握,因此,做青的發(fā)酵過程是鳳凰單叢制作過程中最細致、技術性最強的一個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

靈活掌握

傳統(tǒng)烏龍茶半發(fā)酵工藝

殺青

殺青也叫炒青,是用高溫鈍化發(fā)酵過程青葉中酶的活性,使葉片停止發(fā)酵,固定做青形成的品質為揉捻創(chuàng)造條件,并進一步純化香氣的過程。單叢茶殺青多采用傳統(tǒng)炒青法,通過炒青使葉片水分大量蒸發(fā),葉質熟化回軟,便于揉捻成茶條狀。殺青的火溫控制在200℃左右,青葉入鍋翻動時能發(fā)出均勻響聲,當炒至青葉從綠變淺綠,再呈現淡黃色,葉面完全失去光澤,青味揮發(fā),產生花蜜香味,手感柔軟時,便可進行揉捻。

火溫

200℃左右

揉捻

可使茶葉變成條狀,外形美觀,同時破壞葉細胞的原生質結構(細胞的膜結構),使茶葉中已焦糖化和果膠物質己轉化的內含物滲出粘附于葉外。揉捻后茶葉色澤油潤,滋味濃醇,湯色清亮。而耐沖泡。揉捻要從輕到緊,最后松揉,揉捻好的茶葉要及時拆松,泊攤并進行烘焙,防止殘酶繼續(xù)活動引起紅變。揉捻后茶葉色澤油潤,滋味濃醇,湯色清亮且耐沖泡。

條狀

外形美觀

烘焙

烘焙,鳳凰山大部分制茶還保存著古法制茶法,用炭焙和柴火烘焙等。茶葉非常香,且品質穩(wěn)定又好。能蒸發(fā)茶葉內多余水分,并使內含物進行充分非酶性氧化和轉化,便滋味更趨濃醇。烘焙也是制作單叢茶最后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一般分三次進行,中間攤涼二次。在烘焙過程中一定要根據茶葉變化情況隨時調節(jié)溫度,及時翻拌,堅持泊焙,多次烘干。

古法制茶

柴火烘焙

鳳凰單叢茶千姿百媚,豐韻獨特,

一樹一生命,一樹一個味。

是古茶制茶,手工精制出的逸香甘醇。

這是一個經歷了漫長的沉淀積累,

凝聚著古今一代代茶人的智慧。

烏龍茶極品單叢,你值得一品

5. 茶葉制作過程視頻素材

我想說,茶人的朋友圈太難了,想曬一曬茶,既要抒發(fā)情懷,又要拍得唯美。

之前從未嘗試過,第一次發(fā)親手拍攝的茶葉意境圖,至于拍圖水平如何,歡迎大家在評論區(qū)給予點評,看完有沖動的朋友,也可以來撩我哦。

賞茶之本色

品茶之本味

領茶之本質

陪你飲那壺中暖意

生活因此充滿詩意與清雅

頂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